早上六點還是睡不著,可能擔懮國家大事吧,上了雅虎看看國家新聞,作為星斗小市民,師9真當然關心通脹問題,我都想預防通脹,而香港作為一個依靠祖國入口的漁港,中國和香港的通脹當然是掛勾的。所以當我看見有關中國通脹的新聞,也會指細看看。
在今天的新聞中,國際貨幣基金組織(IMF)警告中國通脹今年可能高達5%。嘩! IMF用了警告這個字眼,可見中國通脹問題很嚴重,5﹪是一個不能接受的數字。但小弟不才,不明白這5﹪是怎樣評估,但從小弟觀察所得,5﹪絕非真實數字,何以見得?小弟身為一個大學生,買教科書又怎能少得了偉大的綠野仙蹤,它是零售中國正版外國教科書的,價錢比外國貨便直不少(每天在看這些書的時侯也會不禁歌頌神之偉大),但在2月中的調整價格後,每本書都脹了大約15﹪,例如一本會計書從55元升至62元,另外有一本管理書從90元脹到102元,扣除人民幣升值的元素,上升幅度也至少10﹪。
再者,近來熱門新聞再也不是香港人到內地消費或內地人來高消費,而是內地人來港搶購奶粉,SALT,米,洗頭水,屎尿片?#!內地13億同胞可以都仰慕港童,港女之特質,以食咩大為因素而瘋狂搶購奶粉,可見優質與劣質奶粉之別。但如果你不相信言是事實(我也不相信),那明顯是大陸通脹過高,物價水平升至高於香港之水平,內地客才來港執平貨,但中央統計局的數字表示中國在2010年CPI上升為3.3%,這升幅真的能使內地客冒著高風險地來港掃貨?小弟認為不能,所以小弟認為中國通脹百份比遠比中央所公報的高很多。
可能大家都不相信小弟片面之詞,所以小弟將會用偉大的貨幣經濟理論來支持我的說法,沒有讀過經濟也不用怕,因為你們不會去看這篇文章XD。小弟所用的就是中七所學增加貨幣供應,通脹會增加.在2008年10月國際金融風暴前,中國貨幣供應約為15萬億,但最新在今年年頭升至約25萬,升幅高至70﹪左右。,而GDP 在2008年為約31萬億RMB,而2010為 39萬億,在這2年升GDP升幅約23﹪,補充國家統計局的通脹資料,2009年為-0.7%,2010為3.3%,是個穏定的人為數字。。耍耍書包,小時學習的QTM,即是MV=PY,在QTM這個衡等式下,有幾個可能結論,第一:V即係貨幣流通比率下跌3成,可能內地同胞愛上種金,咱們快點掏金吧;第二:如果貨幣流通比率沒有太大的波動,那就是國家統計局做假數!要不是他們計少實際GDP,要麼就是我整篇的主旨吧,就是中央刻意人為調低通脹率,禁禁計數機,小弟估計中國在2009年和2010年總通脹率約為40﹪!!!平圴一年為18﹪左右,怕了嗎?小弟並沒有吹大什麼,18﹪通脹率比IMF估計2011年的5﹪高了好幾倍,但大如IMF也被中國小小統計局所欺騙?哈,我不知道。
一年18﹪的通脹率居然能比中國做假至3﹪的穏定通脹,但這能穏定民心嗎,市民不是傻的,買菜貴了幾成中央也能稱為正常通脹,哈,祖國倒不如不用貨幣,以物易物,統計局能正氣地公報通脹率為0﹪!其實中國高速增長背後埋藏著高通脹的間題,投資者應考慮這因素。
JASON LAM